众所周知,法国是我国对外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由此打开了东西方世界外交的大门,50多年过去了,中国一直秉持着互相尊重、友好平等的理念与法国政府进行多领域的对华和往来。但俄乌双方至今仍未休战,历时多月的激战和对抗,已经让欧洲地区和国家都开始疲惫不堪,而法国内部还面临着选举的重要事务,中法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法国选举投票率创新低
日前,法国国民议会选举首轮投票落下了帷幕,根据最终的计票结果可知,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领导的政党联盟获得了25.75%的支持率,而其主要竞争对手梅朗雄带领的左翼联盟则获得了25.66%的支持率,尽管马克龙执政党目前处于领先,但双方差距十分微小,这种微弱的领先优势让接下来的投票环节更加充满了未知性和挑战性。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轮参与投票的选民仅仅只有47%,创下了历史新低的投票率,可见法国选民对此次的总理选举兴致和情绪都并不高涨。观察人士指出,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法国人民对欧洲当前局势和形势普遍感到不满,选择站队美西方阵营,对俄实施采取全面制裁措施,已经让欧洲部分国家“吃尽苦头”,尤其是法国内部的通货膨胀持续加剧的问题,更是选民开始质疑法国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民众积极性不高已经给这场选举蒙上了一层阴影。
马克龙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已经宣告的首轮投票结果给马克龙政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面对得票率势如劈竹的竞争对手,马克龙党派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如果马克龙执政党不想接受“左右互搏”,执政难度增加的局面,就必须在即将召开的下一轮投票中争取到更多的选民,当然其能否如愿获得289个席位还具有很大的悬念。对左翼联盟而言,这次不相上下的投票结果让梅朗雄党派信心大增,左翼联盟更是一举推出了与马克龙“共治”目标的鲜明旗帜。
不管最后梅朗雄是否能够成功当选总理,对其他领导的左翼阵营而言已经是一种历史性的时刻,具有逆袭的重要意义。当然,无论法国政治版图如何发展,中方都将秉持着友好平等的原则,积极倡导亚欧国家进行对话和交流,不仅为平息局部地区争端、创造和平环境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会坚定开展全球贸易合作的政策,为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发展局势而努力奋斗。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澎湃新闻